海上能源场近16万平方公里 山东探路海上光伏先行先试
海上能源场近16万平方公里 山东探路海上光伏先行先试
大众日报2024-08-23 17:23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山东以约占全国六分之一的海岸线、毗邻海域近16万平方公里等资源优势,吸引了头部企业向海追光、向海揽风。“海上光伏领域我们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开工烟台招远40万千瓦、东营垦利100万千瓦、青岛即墨60.4万千瓦项目,截至目前累计并网1.2万千瓦。”8月20日,在青岛举行的“海上光伏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山东省能源局二级巡视员郭强如是介绍山东海上光伏产业发展的“成绩单”。
据了解,随着国家用海政策的调整落实,海上光伏开发建设进入了全新的爆发式增长阶段,目前我国已有超过30吉瓦海上光伏项目下发或启动建设。
首个集中式项目
已并网发电
“今年7月,全国首座集中式海上光伏项目在烟台正式并网发电,翻开了山东光伏发展向海图强的新篇章。”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海上光伏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陈政佐表示。
全国首座集中式海上光伏项目是指中广核招远海上光伏项目,其位于莱州湾海域,总用海面积约6.44平方公里,规划容量40万千瓦,首批并网1.2万千瓦,是全国首个大规模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该项目全部投运后年平均发电量6.9亿千瓦时,可满足约4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约20.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3.2万吨。
在可再生能源装机高速增长导致陆上可再生能源利用空间逐步下降的背景下,海上光伏作为一种全新的海洋能源利用和资源开发方式,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据介绍,目前海上光伏利用形式主要是桩基式、漂浮式、渔光互补式。海上漂浮式光伏因为受到海洋强浪涌的影响,成套安全性仍在探索中。
在海洋新能源领域,山东率先探索并先行先试,制定出台了漂浮式海上光伏省级财政补贴、免予配置储能设施等一批含金量十足的优惠政策,推动了“海光”发展。
山东省相继筛选推出1125万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10个项目,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新能源集团等多家央国企作为牵头方入围。其中,中电建新能源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青岛即墨HG37海上光伏项目,位于即墨区田横镇,总占地3000亩,主要规划建设115万千瓦海上桩基式光伏发电项目,一期规模60万千瓦,二期为55万千瓦。
据了解,近期全国范围已经有30吉瓦的海上光伏项目下发或启动建设,其中包括大唐寿光、华能滨州、国家能源寿光等位于山东的15个在建项目。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光伏用地的进一步紧张、非水可再生能源责任权重的进一步提升,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省份将海上光伏作为规划重点。